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实现农业现代化、农民生活富裕、农村和谐美丽,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“三农”问题的重要举措,是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。但是,要使乡村振兴达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要求,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,到2035年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决定性进展,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,全面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,就需要从产业发展、生态环境、精神文明、社会治理、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,按照经济建设、社会建设、文化建设、政治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“五位一体”的内在要求,寻找有效的路径。
1、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;
2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;
3、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;
4、以制度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;
5、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,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1、坚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;
2、坚持因地制宜,探索不同地区、不同产业的融合模式;
3、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,强化利益联结,保障农民获得产业链增值受益;
4、坚持市场导向,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;
5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,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。
政策推荐发展特色种养业,强调促进粮食、经济作物、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,推广适合休闲采摘、观光、精深加工的作物种类;
国家通过引导,促进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,起到应对产品市场风险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、消化过剩库存的作用;
拓展延伸农产品功能和提升附加值,如农业观光、科普教育、品牌展示、文化传承等。
主要是指以农业为中心,向产前和产后延伸链条,进而把种子、农药、肥料供应以及农产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。
通过开发、拓展和提升,使农业具备生态休闲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传承、科技教育等多种功能,进而与文化、旅游、教育等产业交叉融合。
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,是推动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,并让农民参与二三产业,分享农村产业增值收益。
1+3融合 | 服务业向农业渗透,利用农业景观和生产活动,发开休闲旅游观光农业; 利用互联网优势,提升农产品电商服务业; 以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主题,以论坛、博览会、节庆活动等内容展现农业。 |
---|---|
1+2融合 | 利用工业工程技术、装备、设施等改造传统农业,采用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的管理发展高效农业。 典型代表如生态农业、精准农业、智慧农业、植物工厂等。 |
2+3融合 | 二产向三产拓展的工业旅游业,以工业生产过程、工厂风貌、产品展示为主要参观内容开发的旅游活动; 三产的文化创意活动带动加工; 通过创意、加工、制作等手段,把农村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产品。 |
1+2+3融合 | 农村三产联合开发生态休闲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传承、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,使三种产业形成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发展格局; 典型业态有农产品物流、智慧农业、工厂、牧场观光、酒庄观光等。 |
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
龙头企业
供销合作社
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
社会资本
YOUR REQUIREMENTS